刚把新能源车卖掉的北京车主老张,蹲在充电桩旁边给我算了一笔账,那表情,比刚割完的韭菜还绿。一年省了8000油费,卖车直接亏了10万,保险还多交了5000。他用真金白银,给我们所有人上演了一场当代版的行为艺术,主题就叫《我信你个鬼》。
你以为你买的是交通工具?错了,你买的是一张参加“未来生活”主题乐园的入场券,门票死贵,出园的时候告诉你,这票是单次的,而且已经作废。所有车企的营销,本质上都是在给你画大饼,他们卖的不是车,是让你相信你正走在时代前沿的幻觉。而这幻觉的维护费,可比油贵多了。不装了,摊牌了,大家都是来表演的。
先说那个续航,简直是典中典。车企PPT上那个CLTC续航,就是P图软件里的“一键美颜”,磨皮拉满,滤镜开足。他们是在一个恒温、无风、不开空调、司机体重不超过50公斤的“修仙洞府”里测出来的。只要把你这个呼风唤雨、有血有肉、冬天要暖气夏天要空调的凡人塞进去,这车续航嘎嘎掉。
哈尔滨车主李女士在零下20度的寒夜里排队充电,那画面,堪比渡劫。人家修仙的渡劫是九天神雷,她是续航天劫。标称600公里的续航,一脚暖风下去,电量就跟流水一样往下掉,最后跑不到300。这哪里是电动车,这分明是你花二十万请回来的电动爹。
讲真,这不叫续航虚标,这叫“建议车主进行季节性迁徙”。车企的潜台词就是,我们的目标客户,最好是那种耐寒耐热、自带恒温系统的铁人三项运动员,或者是那种已经飞升,可以无视物理规则的大能。你一个普通人,凭什么要求那么多?
再说充电,充电比找对象还难。我最近在想,如果把充电桩都做成扭蛋机的样子,会不会排队的时候心情能好一点?至少还能有点盼头。
你没个固定车位,想装私桩?物业能跟你扯皮半年,最后告诉你电网容量不够,想升级?行,自费八万。你去找公共充电桩?那更是大型社会实验现场。20%的故障率是标配,你开过去四个桩,三个是坏的,一个是油车占着位。晚高峰排队一小时起步,国庆高速服务区,那不是充电,那是大型车友认亲暨集体罚站现场,大家一起对着充电桩许愿,比谁的道心更稳固。
更骚的是电价,部分充电站的电价,算下来每公里成本比混动车还贵。我TM到底图个啥啊?!图一个为国家电网做慈善的虚名吗?
最核心的来了,保值率。这玩意儿现在都不叫保值率了,得叫“血亏指数”。20万买的车,三年后二手车贩子斜着眼给你报10万,还一副“我可怜你才收”的表情。这哪是买车,这是给二手车商上供。这保值率崩得比三体人的心态还快。
为什么崩?因为车企在玩一种“掀桌子式竞争”。今天的我,要干死昨天的我,顺便把去年买我车的韭菜也一起埋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今年我推出续航800公里的新款,你去年买的600公里瞬间就成了电子垃圾。明年我搞出充电5分钟的技术,今年买的这些又全成了时代的眼泪。你以为你买的是固定资产?不,你买的是一张有时效性的体验卡,过期作废,还不能分解成碎片。所以,买电车的保值逻辑是什么?答案是没有逻辑,非要说有,那就是你为环保事业做出的慈善捐款,二手车商会替地球谢谢你。
然后是保险和维修,这俩是连环刀。省下的油钱,全喂了保险公司,还不够。同价位的车,电车保费比油车高出一大截,为啥?因为修起来贵啊。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也琢磨过这事。油车你剐蹭一下,钣金喷漆一千块搞定。电车你倒车不小心蹭到底盘,4S店检查完告诉你,“先生,您车里那块巨大的压缩毛巾的护板有点变形,为了您的安全,建议整体更换”,报价两万。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电池比作压缩毛巾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挺形象的。普通修理厂还不敢接这活,光解码匹配的设备就几十万,谁给你投这个资?所以你就只能被4S店按在地上摩擦。加大,加大,加大维修成本。
所以什么人适合新能源车?有固定车位能装私桩,每天就是城市里代步,一年也跑不了两次长途,对,就这种人。但凡你占了“北方寒冷地区”、“无固定车位”、“长途刚需”中的任何一个,你买电车,就约等于给自己请了个祖宗。
当然,讲真,能忍受这一切的,都是真爱,尤其那些买特斯拉和某些新势力的。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的核心需求已经不是省钱或者方便了,而是维护这种信仰本身,你跟他说这些,他只会觉得你在亵渎神明。
但对于我们大多数想省钱过日子的普通人来说,车是工具,不是信仰。在技术真正成熟,基建真正完善之前,别让那些花里胡哨的发布会和打了美颜的参数冲昏了头脑。毕竟,省油钱是真的,但省不下钱,也是真的。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股民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