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这次真是倒了八辈子霉!先是5·7空战被巴基斯坦打得满地找牙,又被自己人喊着"75岁该退休了",腹背受敌之下,这位印度铁腕总理只好故技重施——在边境搞军演,准备再战巴基斯坦。殊不知,这场戏台搭得再高,也掩盖不了印军装备的"四不像"本质,更挡不住巴基斯坦的"中国制造"杀手锏。
这两天,印度边境地区热闹非凡。7月23日开始,印度空军在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边境地区摆开架势,"阵风"、"幻影"-2000和苏-30战机轮番上阵,一副剑拔弩张的架势。别看表面上演习声势浩大,内部可是漏洞百出。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这次代号"雪山雄狮-2025"的演习中,印军特意设置了"歼-10CE模拟靶机"科目,结果国产"阿斯特拉"导弹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脱靶率高达47%,简直扎心!
巴基斯坦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宣布对印度关闭空域延长至8月24日,摆明了就是"来啊,互相伤害啊"的态度。
其实莫迪现在压力山大。今年9月就75岁的他,被印度人民党幕后大佬"国民志愿服务团"最高负责人莫汉·巴格瓦特点名,说"公众人物该以75岁作为退休年龄"。这话一出,副总统丹卡尔立马辞职,给莫迪上了一堂"示范课"。更要命的是,5·7空战的失败让反对党嗅到了血腥味,轮番发难,连莫迪引以为傲的"印度制造"计划也被拉出来鞭尸。
这"国民志愿服务团"可不是一般组织,有200多万成员,遍布各邦,是印度教激进派的大本营,就连莫迪当年也是其中一员。莫迪现在骑虎难下,只能打起"战争牌"转移国内矛盾。
5·7空战的惨败还历历在目。当时印度空军号称要打恐怖分子,结果巴基斯坦的歼-10CE战机远远地发射霹雳-15E导弹,印度的苏-30MKI连敌人影子都没看到就被击落了。印军事后哭诉说是"中国插手",否则不会输得这么惨。
痛定思痛后,印度开始"卯足劲"补短板。一方面急忙跟中国拉关系,莫迪政府5·7空战后已经与中国高层会面6次,印度外长苏杰生7月14日访华还种了棵"团结石榴树",还大手一挥恢复给中国公民发旅游签证,就怕中国再帮巴基斯坦。
另一方面,印度赶紧升级武器装备。阵风战机原本用的"米卡"导弹射程只有80公里,被巴方160公里外发射的霹雳-15E秒成渣,现在换上了号称射程80公里的国产"阿斯特拉"导弹。苏-30MKI战机则放弃了俄罗斯的雷达,换上了印度国产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还配备了以色列的德比-ER双脉冲空空导弹。
可惜事与愿违,这套"法国机身+印度导弹+以色列雷达"的混搭体系,练来练去就是不顺手。军事专家宋忠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印军这种"技术大杂烩"就是个四不像,预警机传递目标信息延迟达12秒,等数据传完,人家歼-10CE早就发射完导弹跑路了。
更糟糕的是,印度强行把苏-30MKI的俄制雷达换成国产"乌塔姆"雷达后,高温散热故障频发,试飞中多次紧急返航。法国工程师私下吐槽,阵风战机的"流星"导弹与印度火控系统根本处不来,超视距作战效能直接掉了30%。
反观巴基斯坦这边,虽然只有20架歼-10CE,却配备了中国研发的"灵雀"电子对抗模块,能主动干扰印度雷达。中国还通过北斗卫星提供实时地图,并紧急补充了120枚霹雳-15E导弹。美国五角大楼都不得不承认,这种"装备+情报"的双重支持,让巴军战斗力提升了40%。
看着莫迪政府忙前忙后,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隔行如隔山。印度硬把各国零件拼凑在一起,却忘了一个简单道理——打仗不是拼积木,而是拼体系。军事专家张召忠说得好,印度若在8月15日独立日前制造"击落歼-10CE"的假新闻,极可能引发巴基斯坦的报复,火药味越来越浓。
说到底,印巴这场军备竞赛背后,是大国博弈的缩影。美国批准向印度交付"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中国为巴基斯坦提供先进武器系统,印巴两国成了大国角力的棋子。不得不佩服中国的战略眼光,早在十年前就帮巴基斯坦构建了完整的"空天-电磁-火力"一体化作战体系,而印度现在才刚开始补课。
莫迪想靠战争转移国内矛盾的老把戏,这次怕是要踢到铁板了。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无情指出,印度至少需要5年才能追上巴基斯坦的作战体系。到那时,莫迪早过了80岁,怕是早被"请去养老"了。
这场印巴军事对峙,表面上看是两国恩怨,骨子里却是大国博弈和内政危机的复杂交织。对莫迪来说,真正的敌人可能不在边境,而是在身后虎视眈眈的政敌。只是苦了边境的士兵和平民,成了政治算计的牺牲品。
股民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