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變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物流業迫切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物流業發展質量轉型、效率轉型、動力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國內市場、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和有力支持。最近,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24個部門和部門共同發表了《關于推進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意見》,系統提出了25項政策措施,推進物流高質量發展。
物流優質發展對擴大國內市場意義重大物流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先導、連通產業,貫穿一、二、三次產業,連接生產和消費,涉及面廣,發展潛力大,帶動作用強。高質量的物流發展對深化供給方結構改革,擴大國內市場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
首先,順應新一輪消費變革的需要,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2018年,我國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我國已進入新一輪消費升級窗口期,城鄉居民消費正經歷由有向好、由商品向服務的一系列轉變。消費者升級甚至消費者變革,不僅會帶來高質量、高附加價值、高時效的物流服務需求,而且還會對我國物流和供應鏈體系的調整和升級產生極深的影響,為物流供應方結構改革創造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二是順應產業結構調整需求,促進我國產業鏈邁向中高端,目前我國正處于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密集活躍期,產業鏈調整和產業轉型呈現新特點,前沿技術交叉融合,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轉型從根本上重塑生產方式,帶來產業快速更迭和生產要素頻繁的跨部門、跨企業流動,從產業結構升級來看,加快推動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一些**先進制造業集群,需要現代供應鏈和物流體系作為支撐。
三是順應現代市場體系的發展需求,優化資源元素配置。從實體經濟促進來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重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提高供應體系質量為主攻方向。建立現代物流體系,促進物流業提高質量效率,有助于商品、資源、服務實現跨地區、跨行業自由流動,優化配置效率,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元素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為加快形成統一公平、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提供有力支持。
第四,順應全球格局的調整和變化趨勢,提升國內國際雙向聯通水平。當今世界的經濟發展格局正在加快調整,全球基礎設施和供應鏈系統也開始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因此,有效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的實施,促進我國物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供應鏈體系建設,有利于進一步拓展國內市場發展空間,促進我國物流體系與對外開放的有機銜接,推動國內國際市場的雙向互聯互通。
二、物流高質量發展需要重點突破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宏偉目標。以往物流業的發展,成功解決了有無問題。未來發展要堅定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分享的新發展理念,以高效轉型、動力轉型和質量轉型為重點,全面推進物流高質量發展,解決好不好問題。
首先,必須建立適應高質量發展的互聯互通能力。我國物流基礎設施空間布局尚不均衡,東部地區物流設施首次規模,中西部地區依然分散,多種運輸方式之間連接效率低,物流集群效應尚未發揮。因此,要以市場化為導向,系統規劃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布局,利用庫存,設計增量,建立高水平的基礎設施網絡,全面提高物流基礎設施的互聯水平,提高物流運行效率。
其次,要提高適應高質量發展的物流服務能力。物流服務能力的提高涵蓋**度、全方位,提高宏觀水平服務實體經濟、區域協調、綠色發展、對外開放支持能力,從微觀水平提高物流服務專業化、標準化、網絡化、一體化、智能化服務能力,提高物流和供應鏈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可靠、**的物流服務支持。
第三,要增強適應高質量發展的物流創新動力。我國物流高質量發展面臨著加快發展方式變革、實現結構調整升級、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全面推進物流服務創新、技術創新、組織創新、方式創新和體制創新,實現以創新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變革。因此,有必要抓住新一輪技術革命的重大發展機遇,加快現代信息技術、運輸技術和能源技術在我國物流領域的應用和整合創新,促進物流新技術、新形式、新模式和新組織的發展,為物流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的創新動力。
三、物流高質量發展需要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快物流高質量發展,解讀當前影響和制約我國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約束,使市場在物流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釋放物流企業創新活力,增強物流行業發展內生動力,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首先,深化管理服務,加快形成公平統一的物流市場。這需要堅持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發揮政府作用,以簡單的政治釋放權釋放物流市場的活力和動力,盡快形成公開、透明的審查制度和全國統一的投資和準入標準。因此,必須遵循只進入一扇門多跑一次的原則,簡化物流企業開展業務的行政審查手續,大幅度減少對物流企業創新的制約。支持地方在物流領域開展多地址改革,嚴格執行全國統一運輸車輛超載標準。
第二,清理標準收費,完善價格形成機制。在各種因素成本上升的現實中,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重點應該是降低系統成本。對原有實施政府指導價格的領域進行價格形成機制調整,加快價格市場化改革的步伐。因此,有必要進一步規范政府定價行為,完善壟斷行業或環節定價機制。重點完善鐵路貨運價格靈活調整機制,進一步規范鐵路貨運服務收費;加快取消高速公路省級收費站試點,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第三,加快監管方式的轉變,注重提高監管效率,促進有序競爭。配送服務加快推進和物流領域創新發展,對提高物流事件的事后監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促進物流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提高規劃的合理性,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另一方面要提高政府監管能力,運用大數據等新技術手段提高監管效率。此外,要依托行業協會、中介機構和平臺企業加快完善物流行業信用體系,研究出臺物流失信、違規黑名單,建立信用激勵和信用懲戒機制,進一步完善物流領域的競爭秩序。
第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探索制度改革創新。目前,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面臨著用地約束和投融資體系需要完善等問題。同時,物流企業在快速城市化過程中也遇到了頻繁搬遷、融資困難等問題。對此,加快創新用地支持政策,加強城市物流發展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的協同聯系,指導地方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生存閑置土地資源。同時加強投融資支持方式創新,拓展市場化主動融資渠道,進一步促進供應鏈金融創新,穩定企業融資鏈,加大對小微企業融資支持力度。